《观经四帖疏》第19讲 界诠法师 宣讲 2006



《观经四帖疏》的最后部分,就是下辈三品,那是下品上生。下品上生这一段,分成九句。那么下品人没修什么善法,但是这里面按所造业的轻重来分别。那么上辈三品,所谓中辈的三品,都是修业修福,他所修的不同。

下面说造业不同而分成三品,都是属于没有善根的凡夫—恶凡夫。九句。第一句从“佛告阿难及韦提希”,这是“告命”。第二句下品上生,“下品上生者”是定其位,也就是指的“十恶轻罪凡夫”。所以下品下生是重罪,这是轻罪。第三句“或有众生”一直到“无有惭愧”以来,即是十一门当中的第五门。说明简机堪与不堪。

“举出一生已来造恶”他所造的恶,轻重的相是如何。这里分成五句。第一,先总举造恶之机,就是“或有众生”这一类众生,什么样的众生呢?那么是说“作众恶”,作众恶业。第三“虽不诽谤方等经典”。大乘经典不诽谤,“虽作众罪”于大乘经典,他唯一的一个善法是,不谤大乘经典。第四“如此愚人”,就是造恶罪的人,能够往生这样的一个机呢,是造恶业的“非智者之类也”。因为他愚痴,造种种恶业。第五是愚人,虽造恶业呢,总不生起惭愧的心,所以说“多造恶法,无有惭愧”,是这么一种情形。那种情形,那么他必须要有,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。不是所有恶业的众生,遇到善知识,他都能够起信心念佛,或者听大乘经典的名字,他能够相信。这是比较难的一个事。

现在第四段“命欲终时,遇善知识”,为说十二部经的名字,闻这样的名字以后,他就消除恶业了。那么还有教他念佛,又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,这种情形。我们这里看,临终闻法这里有六句。“命欲终时”就是寿命不长了,快要往生了,那么突然间他能够遇到善知识。这是一个忽遇善知识,这也没有约定,正好善知识通过这里,他遇到了。


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